1858年,此地成為英國殖民地,維多利亞女王取名為不列顛哥倫比亞殖民地(Colony of British Columbia),源于哥倫比亞地區(Columbia District)。哥倫比亞河流域遍及當時美國西北部和位于美國以北的英國殖民地。英女皇為了強調屬于英國的哥倫比亞地區,特意加上前綴“英屬”(British)。
在1858年左右,傳出英屬奧勒岡區域和加州附近有黃金,于是哈德遜灣公司在二月(Hudson's Bay Company)帶了約八百人在這個區域勘查,在 New Caledonia發現黃金,約是在現在菲沙河跟Thompson River的交會點,五月又帶了另一批人到耶魯鎮(Yale)開始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初期開墾,并建立了溫哥華堡和維多利亞堡 (不列顛哥倫比亞省)兩個大據點,這一年冬天特別冷,只有很少數的人真的找到黃金,更多的人放棄了這個工作,接下工作的是中國移民,這使大量廣東人移民到美加西岸,雖然很少人賺大錢,但此淘金潮卻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后續的發展貢獻很大。這段時間內,有多過三萬的移民進入此地。
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屬于英國的時候債臺高筑且人口稀少,最大城市維多利亞也只有3270人,十年后也只成長到5925人,英國人認為此地“沒有經濟成長實力”(Lifeless in business)。有三個選擇:留屬英國殖民地;加入美國或加入加拿大。如果留屬英國殖民地的話,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會繼續負債,而且離英國太遠,不利于經濟發展,而加拿大聯邦以鐵路誘惑不列顛哥倫比亞加入聯邦,這在當時交通極為不便的不列顛哥倫比亞來說是極大的利益。
落磯山脈一直阻擋著不列顛哥倫比亞東行的路,一直到鐵路建成之前,皮草商人和探險家一直使用和平峽谷(Peace River Canyon)穿越落磯山脈。幾乎所有往太平洋的旅客和貨物,都是通過維多利亞和新西敏(New Westmister)的港口。到了1930年代,鐵路是唯一的陸路交通,要不然就要開車繞道美國才可以到內陸的省份。1932年開始建省道《參見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道表》,1950年代后才建加拿大橫貫公路,今日道路為最佳的運輸方式。
BC Ferry的渡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渡輪(BC Ferry)在1960年被定為省級公司,以提供乘客和車輛的渡輪服務,來往溫哥華島和低陸平原,由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管理。目前經營二十五條路線。至于到華盛頓的渡輪,是由華盛頓州渡輪(Washington Ferry)和 Black Ball Transport。內陸湖泊和河流的渡輪,則是由省政府經營。